高考
主办单位:长春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3-6265
国内刊号:22-1372/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72744 人次
 
    本刊论文
试谈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的解答

  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首先着眼于“言”,表现在试题中,“言”即考查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句式和翻译等;然后是对“文”的考查,即内容的分析综合,通常包括三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既然是阅读题,对文的把握理应是第一位的,对语言的考查理应遵从并服务于对文意理解的考查。综观近四年来江苏省自主命制的四道文言试题,也的确体现了这一考查态势。

  下面结合江苏省高考文言文试题特点,谈谈如何把握好命题的角度,指导学生找准解题的方向。

  一、选材的模式

  尽管文言文的选材模式已经发展到了多种文体并存的“多元模式”,如诸子散文、赠序、书序、文言小说、笔记小品等等。但自2004年起,江苏省高考卷在选材上始终坚持单一的“史传文”选材模式,从《宋史·徐勣传》、《新唐书·阳城传》、《后汉书·邓寇列传》,到2007的《三十国春秋》,对“史传文”可谓情有独钟。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题目的命制必然会受这些特点的制约;反过来说,这些特点具体体现的地方,就是题目最可能的“采点处”。

  二、命题的角度

  江苏卷对于文言文“分析综合”考查的角度,近年也一直保持稳定,如果是一道题,就把文章的内容和行文特点归纳概括成若干个方面、若干个小点,要求判断正误。如果设两道题,一般前一道题会就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行事特点等作为辨析思考对象,聚焦于一点,从文中摘出若干语句,分编成四组,要求选出“最能体现……”的一项;后一道题则着眼于全文的内容,与设一道题时考查的形式大致相同。

  三、解题的方向

  1.整体把握,圈点勾画

  凡属阅读,都需要从整体把握入手,文言阅读也不例外。整体理解原文的内容是准确筛选信息的前提。史传类文章都是以叙述为主的,一篇文章的几段文字通常由几件事构成。答题前,要凝神屏气地通读全文,读的同时尽量将下列内容圈点出来:

  ①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

  ②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看文章写到几个人、几件事以及事件的进程如何;

  ③抓住文章写人记事的关键语句,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④弄清事件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品格、价值取向。

  2.审清题干,理解选项

  答题时,首先应锁定题干要求,吃透题干中概括性论断的含义,因为它是信息筛选的方向。看涉及的是何人何时何事何德,抑或是何种表现手法,如语言描写、举止描写、心理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从而做到从目的着眼,辨别选项。

  其次,对题目中所涉及的原文语句,定点定向阅读,要结合上下文文意认真分析,准确理解语句所表达的内容,然后找到与题干相符的信息,对照选项,进行选择,确定答案。

  3.洞悉雷区,识破干扰

  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语文题的综合分析,命题人惯常从以下几个角度设计干扰项:

  (1)错位搭配,张冠李戴。史传类文言选段一般都是多个人物、多个事件的综合。命题者在选用错例时,利用学生缺乏语境意识的通病,把人物与事件错位搭配,张冠李戴来干扰学生。

  例如2004年江苏卷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的D项:皇帝曾命令徐勣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勣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后来在徐勣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

  比照原文“绩不肯与京联职,固辞”和“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绩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可以知道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的是有人(或),而非蔡京。考生如果想当然,从习惯性理解出发,就会把他强加给蔡京了。

  因此在弄清人物关系的基础上,最好把主要人物的行事按顺序标明序号。纵向审视、比照。

  (2)前后混杂,时空错位。史传文章,以叙事见长,常围绕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纵向进程去表现人物的品格。命题者有时会在试题中就事件的某一阶段去设题,而在选项中却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或者相反)。通过前后混杂、时空错位的手段来干扰考生的正确判断。

  例如2007年江苏卷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的A项: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选项所叙述的事件时间颠倒,高进之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具体时间文中并未涉及。应表述为“高进之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后来亡命江湖;高进之十三岁时母亲去世,进之安葬母亲之后,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阅读时注意从不同的时段去切分层次,迅速找准有效的阅读区间,把不属于该阶段的项排除掉,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解题。

  (3)乱花迷眼,似是而非。近几年的史传类选文始终贯穿着弘扬民族美德的宗旨,文中的主要人物,一般都是清官、廉吏、孝子等,以此来对考生的价值取向作正面的引导。但传记中作者往往会横向罗列多个细小事件来反映主人公多方面的美德与成就,命题却常就其中的某一点设题。如果答题时不仔细推敲,就会被乱花迷眼,把那些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却与题干指令不符,似是而非的答案选入。

  例如2007年江苏卷,要求选择全都表现高进之善于计谋的一组,6个选择项中,“①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此处说的是三人的交往,仅是普通的叙事,与人物计谋无关;“②事平,以功让道济”,反映人物的谦逊,与计谋无关;“③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反映人物心思的精巧,也与计谋无关。

  (4)以今律古,不明用法。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以今律古”,他们对古代汉语中与今义不同的词汇或体现了古汉语规律的东西,如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文言句式等不熟悉,就会因句意而影响文意的理解。

  例如2006年江苏卷,考查对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是C项: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该句将原文“槐骑从数人于火所”用以今律古的方式,理解为“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这里的“从”是使动用法,应译为“使……跟随”。

  所以,阅读时,既要观其大略,也要注意那些体现了古汉语规律的东西,真正做到就句意来定文意。

  当然,命题人的手法不止这些,观照其他省的题目,还有描写手法的混淆、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等。因此应考一定要学会体情察意,阅读选文一定要静心、精心,在读懂弄通全篇的基础上,找准解题方向,理解把握命题人的真正意图。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高考》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高考》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